2019年4月27日 星期六

淺談走線的藝術


走線
一個常被忽視的技術
但變速器再好,如果沒有相應的去做走線
就算是一級變速器DURA-ACE(訂價五萬)
效能也會輸給四級變速器TIAGRA(訂價一萬)
這就是走線的重要性


但由於這個技術很難被消費者注意到
久而久之
市面上願意花時間去走線的技師也越來越少
可以說很稀有了
走線基本上有三階段

初階:
1.力求外線順暢不突兀
2.線與線之間不互相干擾
3.左右對稱

進階:
1.可以短就不要長
2.可以弧就不要曲
3.接口角度順暢不磨線

高階:
1.直進直出無阻
2.接口無阻
3.變速器轉口無阻

上面只是教科書的概念
實際上線其實太短也未必是好事
小編以前也愛走短線
但自從見過摔車時因線太短導致車架接口崩毀的狀況後
認為普羅大眾其實不太需要走到左右90度、85度的極端走線
預留多一點線長,可以以防萬一,手感也近乎無差。
(雖然網路上板友普遍都是建議90度=.= ,那就只能當作派別不同了...)

另外其實走線也非常受限於車架線管位置的設計
普遍上來說,台灣的捷安特、美利達兩大品牌的設計都很好
都有考慮到進線與出線的角度


其他牌子會比較拚運氣
我以前有段時間常走富士的車
車架出口至後煞就很挑戰技師的技術

當然折疊車因受限於折疊機構,
以及摺疊時必須有的彈性長度
完美的走線很困難
即便走好,也很容易因摺疊時造成線管扭轉改變原走線的手感

最後是材料
由於線材的進步
可以大大降低走線的差異度
這應該也是走線技術快失傳的原因

現階段
不銹鋼研磨線
或是鍍膜線都是不錯的選擇
前者要求技術水平會高一些
但使用持久度是較長的
後者即使是初階者也可以有不差的表現


990元單車大保養 - DAHON P8

這一次紀錄的也是當年的熱門車款式,當年想買這一台車也是要排隊才有

漆面裝況不太好,一碰到就剝落,必須補漆

保養前先紀錄fitting位置

坐墊高度

坐墊高度

做好紀錄

放上工作台,避免一切倒車的可能性

用洗鍊工具洗鍊條,不會浸泡柴油或煤油

開始拆零件時,發現每個零件都很非常非常難拆,發現這台車所有零件都被上了【紅色】螺紋膠,這是完全不考慮車主後續保養維修的外行手法,最後這踏板是用氣動工具才拆下來。

BB也是用非常手段才拆下來,到底為什麼要在BB上面塗螺紋膠真的是非常的迷阿>"<

總算完成拆卸了

零件排排站

清潔完成

輪框鋼絲斷裂,換了比利時SAPIM的高級幅條

校正輪組

頭管培林很髒

清潔上新油

輪組花鼓的油

也做一下更換

車架清潔、補漆、上蠟

完工


走線要求順暢及對稱

990元單車保養-KHS T3

難得功學社本家扛棒T3出現,馬上來記錄一下

車況細節
保養前必做的FITTING紀錄

記錄座高數值

坐墊前後位置紀錄

直接標記位置

使用洗鍊器開始清潔鍊條

開始拆除零件,這是BB拆卸照

拆光光後的車架

拆下來的零件

齒盤細部分解

仔細清潔細部

 清潔完就可以組裝回去了

有沒有啵亮^^y

清潔完畢的零件

上頭碗培林油乾掉了

下頭碗培林油一樣是乾掉了

清潔後重新上油

BB上油

輪組的花鼓培林有跑髒進去,黑黑沙沙的

清潔後重新上油

車架清潔完畢


將零件組回

開始走線

完工

利求走線順暢及對稱